孔庙位于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---寿州博物馆的对面,来到孔庙抬头仰视,仰高三坊系牌楼式栅门矗立在眼前。该门三开间,深一间,保留脊柱,中置栅栏门一道。重檐牌坊式歇山顶,中部突起,檐下设斗拱,两侧檐部靠近明间处作斜切角檐口,柱头额枋微拱,中部作半菱雕饰,两头入柱处作月牙刻线。额枋上复置平板枋,柱间斗拱两朵,三跳无昂七踩重拱并架45°斜拱二片,柱头斗拱制相同。
中置栅栏门上书写着三个金钩银划 、笔势迥劲的牌名“棂星门”棂星指灵星,为天门之象。在古代,皇宫被比作天宫,入灵星门就是入天门,因此,灵星门被广泛用于宫室、坛庙,作为象征帝制、点缀皇家宫室坛庙的标志性礼仪建筑。
踱步跨过棂星门,迎面便是泮池。泮池,其半圆弧朝南,与各地同类建筑做法相同。池原来在棂星门外,万历四十七年(1619年)始建,嘉庆十七年移到棂星门与戟门之间。池水清澈,架有一桥,池周有汉白玉护栏。
从泮池上面的拱桥悠然而过,便来到戟门,戟门宽五间,进深二间,硬山顶。柱间斗拱明间两朵,余一朵两跳无昂五踩斗拱计心造,柱头斗拱作法相同。要头置挑檐檩,两侧置三角形枫拱。
现在的戟门便是寿州老年朋友的娱乐场,一张张小方桌几把小竹椅便摆开一个个小小战场。一个个午后、黄昏的厮杀就这样展开了!免不了旁边还有众多的呐喊助威者,我不由得立在旁边欣慰地驻足观看多时。感慨自己在不久的将来,也将要加入他们的队伍之中,衷心希望这些前辈依然健在,还能见到他们一张张饱经风霜的笑脸。
迈过戟门,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,眼前一片空旷。正对面庄严肃穆座立着大成殿,在大成殿的门前挺立着两棵千年银杏,枯黄的树干,苍劲有力,岁月在其身上留下难以忘却的皱纹,根部爬满了青苔,枯枝的尽头也在这深秋里尽力突出一抹绿,让我不由得深深倾佩她那顽强的生命力!
今天我也算是有幸地,能来到大殿内瞻仰万世师表----孔老先生的塑像,平日里来的时候,大殿的门都是紧闭着的。
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,轩昂宏丽,金碧辉煌。殿始建年不详,碑文记载最早的是天启年间重修。乾隆二年(1737年)重修,嘉庆十七年扩建。殿面阔五间,深三间。明、次间三间四缝。灰筒瓦屋面,脊施砖雕。柱间斗拱明间三朵,次间二朵,尽间一朵,三跳三下昂踩重拱,柱头和柱间斗拱形制相同。拱口分段挖凹线,两层拱间距较近。殿内金柱粗壮,都是用金镶法做成。大殿的正上方“万世师表”四个镏金大字尤其醒目。只知道康熙帝曾经为北京孔庙的大成殿题写匾额,但是这个匾额出自谁手,便不得而知。
在大成殿的右侧有几间展厅,展厅里陈列着多幅省内著名的摄影作品。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向观众展示着发展着、前进中的大寿州印象,欣赏一幅幅家乡的风土人情画卷,会让你不由得心潮澎湃,不得不被寿州大地的美貌与寿州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深深吸引着、叹服着、感动着!内心里萌发出--------定要大展身手,创造家乡的冲动!
正当我的思绪沉浸于对美好未来的甜蜜憧憬之时,大成殿后的阵阵欢快锣鼓声萦绕耳畔。绕过大成殿便来到后面的“老年活动中心”。
能如此近距离的欣赏原生态“寿州锣鼓”,今天真是幸运至极。
寿州的“寿州锣鼓”早已是中国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算是楚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。几十个人组成的小团队,各自操控着乐器,筛锣、腰鼓、钹、云锣、手锣,大家围成一圈,很快就成了气氛。被围在中间的是手操主锣的乐手,就像是指挥一般,为这个团队打着节拍。其他人也都随着鼓点各司其职,欢快地击打着、跳跃着、呐喊着,阵阵欢笑绕过古老的大殿和孔庙的围墙飘满整个寿州城。
几位年轻靓丽的少妇手舞罗扇随着节奏扭动着腰肢,她们丰满的体态,灵动的腰身,迷人的双眼时时秋波频动,让“寿州锣鼓”更加具有表现力,惹得游人久久不愿离去!
啊!我的家乡,我可爱的寿州城,让我肃然起敬的寿州孔庙。您是历史遗留在寿州城的一块瑰宝,你具有千年的文化底蕴,也焕发着新世纪的勃勃生机,你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千年智者,你更是寿州老年人的人间天堂。